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通訊
公司通訊 / Company Communication
鹽倉堆垛機立柱“矯形”記
發布時間:2014-07-29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11853

直線度、扭曲度、平面度、垂直度……經過質檢員認真檢測,所有要求全部控制在設計要求范圍內,由昆船二機“主刀”的鹽倉堆垛機立柱“矯形”術宣告成功。

鹽倉堆垛機是昆船制造的堆垛機當中的巨人,加工難度大,而其中的立柱加工則是難上加難。

型材終于到了   卻有一半需要矯形

堆垛機立柱是一根方鋼管,因為截面大,型材難以制造,以往,堆垛機的立柱是用四快板材焊接而成,焊前需要把板材的兩個邊刨平。如果按傳統的加工方法,鹽倉堆垛機立柱需要192塊板,這些板光是刨邊就得2-3個月,再加組焊、拼接,沒有4個月干不下來。為了保證生產進度,二機決定選用型材加工。

找到合適的型材談何容易,鹽倉堆垛機的立柱截面是600mm×400mm,需要大型特殊設備才能完成。在詢遍了幾乎所有的廠家后,二機采購部終于找到了一家能做的。第一件產品出來了,經現場檢驗,各項數據均符合要求。有了合格的樣品,二機決定就在這家采購。

5月底,第一批立柱型材進廠。第一根型材順利下車,檢驗結果令大家非常高興。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在場的人員懊惱不已:13件型材,僅有1件合格。二機立即與廠家商量,希望能夠妥善處理,務必保證產品達到設計要求,誰知對方非?!芭狻?,告訴二機,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要就要,不要就拉倒。

訂制的50件型材到齊了,檢驗后發現,50件中僅有24件合格,其余26件中在直線度、扭曲度、平面度、垂直度上都超過了要求,最嚴重的扭曲達12mm,二機技術部副部長蘇沛仁說看起來就像麻花一樣。

國內廠家能制造這樣的型材只有這一家,不要又能如何?事情到了這一步,二機勢如騎虎。

千方百計   破解矯形難題

可以說,立柱是堆垛機的“脊柱”?!凹怪辈恢?,堆垛機就是殘疾的,無法使用。26件扭曲的立柱如鯁在喉,退,退不了,重做,時間來不及,廠家也不愿意??磥?,只有矯形這一條路可走了。對于二分廠來說,型材矯形不是難事,他們有豐富的矯形經驗??蛇@一次,他們遇到了難“啃”的“骨頭”。

起先,他們用傳統的矯形法,將立柱的一頭用龍門架和工裝固定住,然后用千斤頂往反方向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怎么也扭不動。一個千斤頂不好使,他們又增加了一個,還是不行。一計不成他們又生一計,往立柱內腔中加入隔板,利用隔板的垂直度進行矯正,邊頂邊焊隔板,等鋼管冷了之后,撤下千斤頂一量,花了半天時間就只矯了1mm,基本上是等于沒矯。不僅如此,矯的過程中工裝還崩了。

6月初開始,矯形試驗了一個星期,一點效果也沒有,大家一籌莫展。69日,二機總工程師武智召集技術部、采購部、生產部、質量部的有關員工開了個專題會。會上,大家圍繞矯形你一言我一語,出主意想辦法。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個新的矯形辦法確定了。會后,擔任矯形的二分廠鉚焊一班的員工們又一次投入到矯形試驗中。他們把型材的一邊剖開,在里邊焊上隔板,用隔板矯正,然后再把剖開的縫焊起來。這一次他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了立柱的矯形,檢驗結果證明,用這個辦法完成矯形后的立柱,直線度、扭曲度、平面度、垂直度等都達到了設計要求。

提前一個月   打勝矯形攻堅戰

焊花在剖開的縫隙中閃爍,風機把焊煙吹向管道的另一頭,濃重的味道刺激著大家的鼻腔、肺葉……一位師傅從鋼管里倒退著蠕動出來。他兩條腿跪著,身體蜷縮著,手里拿著焊槍。他叫張雙健,一位焊工。此刻,他剛焊好一塊隔板,從漆黑的管道中退出來。他的身后,一根根方鋼管小山一般堆著,那是已經完成了矯形的鹽倉堆垛機立柱,一些矯形用的輔助材料還沒撤下。

這是記者在二機二分廠生產現場看到的一幕。這一幕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魯茸達瓦是分廠鉚焊一班的班長。他和他的同事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提前啃下了立柱矯形這塊難啃的“硬骨頭”。

2003年進廠起,魯茸達瓦就一直在和堆垛機打交道,遇到過不少難干的活,“這次是最難干的”,他說?!肮虻孟ドw生疼,我的工作褲都磨破了”他說著,拉起褲腿,果然,膝蓋上有一處明顯的、已經結了痂的擦傷。

外形的校正和膝蓋有關系嗎?還真是有,蹲下細看才會明白:那鋼管僅僅容得下一個身形瘦削的人“跪”進“跪”出。他們不僅要“跪”著挪進去,還得在里面揮動鐵錘、焊槍,一點一點校正變形的鋼管,每焊一塊隔板,他們要進出兩次,而變形最嚴重的一根鋼管用了10塊隔板,還沒算上30多個補板。不僅如此,鋼管里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為了方便里面的人員操作,他們順著剖開的焊縫放下燈泡為操作人員照明,光是燈泡就燒了十幾個。

由于型材重量、形狀所限,鹽倉堆垛機立柱的剖開和焊接都無法由焊接設備完成,只能人工操作,工作量很大。為了減輕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鉚焊一班16位員工投進了14位,其中身材比較瘦小的輪流鉆進型腔里操作。

局促的操作空間,刺鼻的焊煙,眩目的焊花,難耐的高溫和悶熱,這樣沒日沒夜的狀態,持續了整整一個月。魯茸達瓦和他的伙伴們硬是比預計時間提前了近一個月完成了校形任務,清除了昆船物流第一個自主出口項目中最大的攔路虎。

上下同心   其利斷金

這是一根完整的鹽倉堆垛機立柱,由三根型材拼接而成,兩根長10.5米,一根長8.53米。在分廠過道一側,一根噴過底漆的立柱橫臥著,不難想象,當它豎立起來時會是怎樣的一種氣勢。它是二機各相關單位共同努力的結果。

蘇副部長說,立柱的矯形牽動著大家的心,那段時間,張義輔等二機領導時常來到現場詢問進展情況;技術部、質量部、采購部都安排了專人一直和工人們在一起,現場指導和解決矯形時出現的問題;工人們幾乎每天都干到夜里11點左右……

從矯形到拼接,中間大約有78道工序,需要在二分廠、七分廠以及外協單位之間周轉67次。這樣的周轉并不輕松,一件型材的重量就超過了一噸,每轉運一次、甚至在矯形過程中每一次的檢驗都是極其費力的事情。

為了保證立柱的矯形,堆垛機的生產,二機各有關單位緊密配合,相關干部、員工全力以赴,這場攻堅戰的勝利印證了那句話:上下同心,其利斷金。


上一篇:“小塊頭”有“大智慧”——昆船半自動異型條煙分揀系統創新記
下一篇:昆船公司堆垛機工藝優化有成效
日本中文字幕dvd高清